81岁开公司,一心赚钱却存款为0,蹬三轮车的他感动了全中国-欧洲杯买球网址

 
您好!欢迎光临中华母亲嫘祖网!
|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名称描述内容
81岁开公司,一心赚钱却存款为0,蹬三轮车的他感动了全中国
来源:嫘祖书院 世界家风大会 共青团中央 | 作者:北洋君 李德宣(编辑) | 发布时间: 2021-09-23 | 56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5年9月23日,一位93岁的老人在天津去世,距离今天整整16年。他蹬了19年的车,全程绕地球赤道18圈,脚下蹬出了35万元。他80岁还开了家公司,这家公司资产常年为0,却送300多名孩子上了大学他,就是白方礼。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洋之家在线 

作者:北洋君

 

北洋之家在线.

中国有温度更有态度的文化微刊

来源:微信公众号“北洋之家”

(id:bypm2016)


2005年9月23日
一位93岁的老人在天津去世

距离今天整整16年
他蹬了19年的车

全程绕地球赤道18圈

脚下蹬出了35万元

他80岁还开了家公司

这家公司资产常年为0

却送300多名孩子上了大学

他,就是白方礼



他的故事
要从小说起……
13岁就当人力车夫

74岁又蹬着三轮车赚钱助学
1913年,白方礼生于河北沧州

因家境十分贫寒他没读过书

很小就给人打短工

13岁时他跟人逃难逃到天津

流浪几年后当上了人力车夫


 

20岁左右的白方礼


那时

白方礼经常食不果腹

挨打受骂,被人欺负
解放后

卖力干活儿的白方礼

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

他吃够了没文化的苦

不管日子多穷

都咬紧牙供孩子们上学

4个孩子中有3个考上了大学



白方礼的儿子说:

“我父亲虽然没文化

但就喜欢知识”

他常对人念叨一个理儿:

“国家要发展,知识为先”


 

白方礼与参军入伍的儿子白国富


1974年,

61岁的白方礼

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后

曾在一家油漆厂补差

1982年,

老人开始从事个体三轮客运

每日里早出晚归、辛劳奔波

攒下了一些钱
1986年,

已经73岁的白方礼

愈发思念故土

他心里想着:我已经老了

每月还有政府发的退休金

是时候回沧州老家安度晚年了
他和老伴儿从天津回到沧县白贾村

可回到老家才三天

白方礼就坐不住了

他走在村里

发现大白天的到处是

不上学正在干农活儿的孩子
他问乡亲们:

“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

“种田人哪有钱供娃儿上学!”

白方礼心想:家乡那么贫困

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

可现今孩子们仍然上不了学

难道还要让家乡一辈辈穷下去?

这一夜,白方礼一宿没合眼


第二天天一亮

白方礼便召集家庭会议

他郑重其事地说:

“我要把这些年蹬三轮车攒下的

5000块钱全部交给老家办教育”

30年前,这5000块钱

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白方礼总共就5000块钱

那是他蹬三轮攒的血汗钱

更是他一分一分攒的养老钱

这个决定家里没一个人同意
可他认定的事谁反对也没用

很快,他就把钱都捐给了学校

但是,令儿女们都想不到的是

父亲把养老钱都捐出去之后

又宣布了一个令家人不解的决定:
回天津,重操旧业

骑三轮车挣钱

供更多的穷孩子上学



就这样

已经是74岁的白方礼

回到天津重新蹬起了

他蹬了大半辈子的三轮车

他的心里就只装了一件事:

那就是:挣钱给孩子上学!

就这样,白方礼老人

开始了一场一个人的爱心长征



为了能多赚钱助学

他忘了自己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

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揽活儿

八九点天完全黑了才回来


他的女儿说

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

那天她正好路过天津火车站

广场上的风特别大

她老远就看见父亲在广场上等活儿

走近了,才发现老父亲

已经趴在三轮车车把上睡着了

身上紧紧裹着他那件

又旧又破的军大衣……

看到这样的场景

女儿心酸得眼泪直流


还有一年夏天

已经快80岁的白方礼

一夜都没有回家

一家人急得团团转

天快亮时,他才终于回来了

一进门就兴奋地说:

“夜里拉了一个大活儿 

蹬了60多里地,挣了60块钱”
无法想象一个80岁的老人

是怎样前倾着身子耗尽全身气力

一脚一脚地蹬着车

整整一宿没合眼……


 

白方礼向人介绍:老弱病残优待,

军烈属半价,孤老户义务


白方礼的儿女们

每次在街头看见父亲蹬车
心里的滋味都特别不好受

甚至连邻居们误解是他们不孝顺

女儿又气又急

一个快八十岁的人了

天天日晒雨淋不着家到底图个啥

直到有一天

白方礼让女儿陪着一起

去学校参加捐款仪式

那天来捐款的大多数是公司老板
只有他是穿着破旧的三轮车夫……


白方礼对学生们说:
“爷爷一个卖大苦力的人

挣钱不容易

这钱我是一脚一脚蹬出来的呀

可你们只要好好学习

朝好的方向走

就不要为钱发愁

有我白爷爷一天在蹬三轮

就有你们娃儿上学念书和吃饭的钱”

孩子们感动得一边流泪

一边热烈地鼓起掌来

那一刻,女儿泪流满面

深深被震撼了

她也终于明白了父亲! 


 

1986年,为沧州老家的沧县白贾村学校捐款5000元;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赠5000元;

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捐款800元;

1990年,为河北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

1991年,为天津市的中小学捐款8100元;

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

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

(白方礼老人的部分捐款记录)


1994年的一天

他把挣来的3000元钱捐给贫困学生
学校领导说要代表

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敬
当时已是81岁高龄的白方礼老人

一听这话,神色立刻凝重了:

“现今家里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

光一个学校就300个贫困生啊

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的钱

救不了几个娃!

何况自己也老了

这可咋办?
那一晚,他再次失眠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又急匆匆地

把儿女家的门给敲开了

他对儿女们说:

“我准备把你妈和我

在老家的两间老屋给卖了

再贷点钱办个公司

名字都想好了

就叫‘白方礼支教公司’”
儿女们知道阻拦不住

便都同意了

临走时,他开心地跟儿女们挥挥手:

“你们开口支持我办支教公司

比给我买罐头、麦乳精强百倍”

说完,老人跨上三轮车

一按车铃,伴着清脆的“丁零零”声

身影消失在晨雾之中
他,又跑去赚钱了……


81岁当上董事长

日子过得连乞丐都不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

白方礼老人的善举
得到了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大力支持

市长特意在临近火车站的地方

为白方礼老人划出了一块区域

给他开办支教公司
不久,全国唯一一家

“支教公司”开业了
81岁的白方礼老人

喜气洋洋地当上了支教公司的“董事长”

刚开业,他就对员工们说:

“我们办公司要规规矩矩挣钱
挣来的钱不姓白,
姓教育

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给教育

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说起来是一家公司

其实就是一个安放在天津火车站的

8平方米的铁皮小售货亭

经营糕点、烟酒

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

后来,公司由开始的一个小亭子

发展成十几个摊位

效益最好时

除去成本、工钱和税

还余1万多元的利润


月入1万纯利

在90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不知道的人以为白方礼老人

当了董事长发了财、

可以坐享清福了

可认识他的人都说

这哪里是公司的董事长

过得日子,连乞丐都不如



白方礼老人把摊位交给别人打理

自己照常蹬三轮车送客

而且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

每月蹬车收入得达到1000元

也就是说每天要赚到30到40元才回家

“我24小时待客

一天总还能挣个二三十块

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

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这就是一个耄耋老人的全部内心世界

白方礼老人每月都会把自己省下来的钱

拿到附近的学校

给困难的学生当生活费

而自己却过得让人心酸


 

在天津东站临建的铁皮屋里

白方礼住了6年


为了能多挣一点儿钱

他在天津站临建的铁皮售货亭里

一住就是6年多

任凭谁劝他,就是不回家

他说:“我得看着这些货物

晚上还能捎带卖西瓜多赚几块钱……”
每个走进他“铁皮房子”的人

无不感动地落泪

这位80多岁老人睡的“床”

是两摞砖上面搁一块木板

和一件旧大衣



冬天,寒风习习

白方礼老人的铺盖就是一套薄被褥

夏天,骄阳似火

一层薄铁皮的售货亭被晒得滚烫


家人给他送来的两套新被褥

都被他送给了往返火车站的农民工

更让人心酸的是

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戴的

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

这些都是他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他倒为此挺开心,曾对人说:

“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穿戴

没有一件是花钱买的

今儿捡一样,明儿捡一样

多了就可以配套了” 


除了不买衣帽鞋袜外

连吃的东西他都尽可能地节省

他的饮食极其简单

经常是两个冷馒头加一瓶凉水

有的时候会加一点点咸菜



有人还常看到他

拾别人扔下的馒头、面包

或半截没有吃完的香肠……

家里人实在看不过去了

都劝他回老家安享晚年

老人却说:“这有什么苦?

这馍是农民兄弟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

人家扔了,我把它拾起来吃了

不是少浪费些吗?”


 

白方礼老人在外出车的时候,累了困了就这样将就着睡一会儿。


很多时候,老人为了方便拉活儿

走到哪儿就睡在哪儿

报纸往地上一铺

方砖往后脑一放……

而每次攒够了钱捐给孩子们的时候

看着孩子们拿到钱

就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受捐助的耀华中学的老师曾问白方礼

您这么辛苦赚钱全部都捐了

究竟是为什么?

他回答:“有国才有家!”

这位老师有些不解

老人给的答案实在是太大了!


直到有一天

这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去火车站看望他

大家提议站在天津的标志性建筑

万国桥前合影

老人摆了摆手说:

“那桥是外国人建的

我们还是跟天津大钟合影吧

这是咱中国人建的”



听到这番话

老师一下子就理解了白方礼说的

有国才有家!

这是发自心底的最朴素的爱国

也理解了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生命

几乎榨干了来支教

因为他就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
为了国家!


正如他自己说的:

“我这样一大把年岁的人

又不识字,没啥能耐

可我捐助的大学生就不一样了
他们有文化,懂科学

说不定以后出几个人才

那对国家贡献多大!”



为了多拉一趟活,多挣一块钱

他几乎到了不要命的地步

一年365天,无论节假日

无论刮风下雨下雪

他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


夏天,他曾中暑

从三轮车上昏倒过去

冬天,在大雪满地的路途中

他也不止一次摔到过沟里

很多次由于过度疲劳

蹬着蹬着就在车上睡着了

有次发着高烧

他一边吞着退烧药片,一边蹬车

虚脱的汗水湿透了棉袄……


而每天最最幸福的事

就是把收来的一角一块的毛票

一张张展平,整齐得叠放在一起

达到几百元,他就用皮筋扎起来
送到学校去


这时候,他会长松一口气说:

“这个月又完成任务了,又完成了!”



几年后,由于城市建设发展

天津火车站进行大规模的拆迁改造

白方礼虽然十分不舍得

但二话不说就关闭了支教公司
几年心血

转眼间变成了一堆废铁……


支教公司关门了
可白方礼仍执着地蹬着三轮车

直到2000年,他已是87岁

身体也衰弱了很多

可他心里想的还是挣钱!挣钱!

不能再蹬三轮车载客赚钱

他就每天端着一个铁皮饭盒
在火车站附近给人看自行车

饭盒里的硬币

在他眼前一天比一天模糊

后来,他连数都数不清楚了


他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

病魔来袭,他变得嗜睡起来

肢干也越来越僵硬乏力

在硬挺着看车的最后一天
他清点了角票和硬币

一共是521.21元

这些钱他一分也没舍得花


电影《白方礼》剧照


2001年,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88岁的白方礼揣上饭盒

骑了近一个小时的三轮车

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
他的头发、胡子全白了

身上衣服也冻上了一块一块的雪痂


他走进学校

郑重地将饭盒里的521.21元

钱递给了老师说:

“我干不动了

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

这是我的最后一笔钱”

那一天白方礼笑了,笑得很灿烂

那一刻,学生们全哭了

老师们也全哭了……


        自1995年开始的3年间,为红光中学的藏族困难学生资助近5万元,为天津大学困难学生资助近5万元;

        自1996年开始,用“白方礼支教公司”的全部税后利润资助南开大学困难学生,总金额约3.4万元;

        2001年,88岁的他向天津耀华中学捐出了最后一笔捐款,521.21元……


       (白方礼老人的部分捐款记录)


从1986年到2001年
在15年的时间中

这位老人硬是靠着蹬三轮车

捐助了35万元的助学款

资助了300个孩子上学
15年,他用超过极限的生命

努力着、支撑着

如果按照蹬三轮车每公里

赚5毛钱来计算

这15年来,老人奉献的

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可是,他真的老了

是真的蹬不动了

有孩子来看望他

他的第一句话就是:

“等我病好了

我还要蹬三轮车

挣钱资助你们读书!”


大爱感天动地

真情感动中国



2005年9月23日凌晨5点
92岁的白方礼老人静静地走了

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了他

——蹬三轮车的白方礼


他的遗物简单到只有三件:

三轮车、收音机、小黄莺
个人存款为0

可他却在生命的最后近20年里

用35万元资助了近300名贫困学生


1986年,白方礼捐出了5000元给老家的白贾村小学,2008年白贾村小村改名白方礼小学


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而言
35万不算多少

而他却用超过极限的生命

付出了他所能做到的全部

也奉献了他对国家

最朴素最深情的爱


老人的遗体存放在天津第三医院

当亲属的车队离医院

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

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群

已经挤满了马路


 

市民为白方礼送行


遗体被抬出时

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

一些市民在灵车前放声痛哭

还有不少市民拥向灵车

只为了能看老人最后一眼

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娘

指着悬挂在车头的老人照片哭着说:

“瞧,又在数钱了

攒够了还要给学生们送去”



 

受白方礼资助的红光中学 藏族学生


按照正常的行驶路线

老人的灵车应该直接前往殡仪馆

可灵车却在市内绕了一个大圈

从医院出发,调头“回家”

经过老人的家门后

再沿中环线绕了大半圈


为的是让灵车在市里绕一绕

先让老人看一看自己的家

再看一看自己骑着三轮
走过无数次的大街小巷


这就是白方礼

一个普通的三轮车夫的故事

我们透过他资助过的困难孩子的名单
似乎更加清晰地

看到老人善良的面庞


他有一条最最宝贵的绶带
上面别着上百个大学校徽

清华、北大、南开……

他资助过的孩子

都会把最最珍贵的大学校徽

别在白方礼的身上




为什么这位三轮车爷爷的故事

如此地感天动地?

或许,正是他极端清贫的生活

与他捐出的35万善款

所形成的极大反差

一下子就震颤了人们的心

或许,正是他老迈的九旬之躯

用小小三轮车驮出的

300多名孩子上学的希望

一下就击中人心最最柔软的位置



他说:“嘛事就得多为国家

做点事多做点贡献”

他说:“我没文化

孩子们有文化,懂科学

以后出几个人才

那对国家贡献多大”

他说:“要好好地做人

好好地为国家做工作” 

 他还说:“有国才有家”……


白方礼,一个普通的老人

能用如此大爱感动中国

是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的

始终想着和惦记的就是

他最爱的国和家



他的名字和他的精神

犹如一颗闪亮的星
为我们照亮了一条通往人间大爱的路

今天

让我们一起

缅怀白方礼老人!

 

共青团中央

共青团工作、活动信息和青年关注的热点信息

公众号

 

 

为了你好,请你坐好,

用心听好,努力做好。

钱多钱少,够用就好。

做多做少,尽力就好。

人美人丑,善良就好。
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先生晚归,有回就好,

夫人唠叨,顾家就好。

孩子从小,就要教好。

博士也好,卖菜也好,

长大以后,心安就好。

房屋大小,能住就好。

名不名牌,能穿就好。

家穷家富,和气就好。

两轮四轮,能驾就好。

逆境顺境,能忍就好。

素食荤食,营养就好。

忧悲烦恼,能解就好。

顽固执着,放下就好。
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不是有钱,一定就好。

心好行好,命能改好。

修福修慧,来世更好。

大事小事,看开就好。
谁是谁非,天知就好。

天地万物,随缘就好。

生男生女,孝顺就好。

说多说少,明白就好。

总而言之,知足就好。

人人都好,日日都好。

你好我好,世界更好。

你要想好,必须做好。

你能做到,一定会好。


 

【习主席谈家风家教
千家万户都好 国家民族才能好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法、家规、家约、家训、家书、家教和长者的言行等,都是家风的组成部分。好家风是体现家庭成员良好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生产生活能力的家庭文化风尚。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首要的、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广义的生产力是指“人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全部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风属思想文化的范畴,是精神。生产力是物质层面的概念,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精神的反作用力是发展生产的软实力,是改造自然的文化能力,是文化生产力,就是生产力。

说好家风就是生产力,是有理论依据和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根据的。

“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对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思想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变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两者在实践基础上转化和统一。”

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良好的家庭建设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说的就是好家风。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的后代的成长,主要应取决于工人阶级家庭对子女所进行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风,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好家风思想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法定行为力量,《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好家风就是生产力的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华民族因好家风而个体发展、家庭兴旺、家族和合,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事实表明,好家风就是生产力。

舜孝顺虐待自己的继母,善待谋害自己的弟弟,感动了尧。尧把两女儿嫁给舜,把帝位禅让于舜。舜又将帝位禅让于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使人民安居乐业的禹。禹结束了原始部落联盟的社会形态,建立了国家。尧、舜、禹的好家风便是“结束野蛮,建立国家”的生产力。

孟子家境差但家风好,母亲三次搬家,断织教子,使孟子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截发留客”,“封公式戒子”。侃遵母训,为东晋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大司马。子侄有丞相掾、尚书郎、光禄勋。孙子至玄孙中袭郴县开国伯、长沙郡公者众多,曾孙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写出百世传颂的《桃花源记》。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有《家训百字铭》《训子弟语》。四个儿子仁厚俭恕,德才兼备,官至宰相、公卿、侍郎,后世绵延至民国,八百年不衰,无论出将入相、耕读居家,都得好家风之功。

晚清名臣曾国藩认为家风赓续乃是家道兴旺之关键所在,“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曾修身处世以勤著称,衣食俭朴,饭不多摄。他“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他“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老家手无余钱,只能事事躬亲,下厨烧灶、纺纱织布。他家书劝弟,“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恭谨之风,庶几不坠家风耳。”他教育子侄“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侄与诸昆弟切不可忘却先世之艰难,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曾国藩的好家风决定了子孙的成功。女儿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家门兴旺发达。长子为清廷驻英、法大臣,主持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新疆伊犁。次子数学研究成就非凡。孙子广铨是清末著名的翻译家,广钧是最年轻的“翰林才子”。他直系的第四、五代140余人,大都在学术、科技上有所成就,未出纨绔子弟。兄弟五房中著名的外交家、诗人、学者、科学家和高级干部240多位。后代没有一个不肖子孙,或是国家栋梁,或是螺丝钉,都是社会有用人才。

晚清政治家林则徐践行父亲“不妄取一钱”的家教,写《析产阄书》育儿:“产微息薄,非俭难敷,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家忠孝、仁爱、勤俭的好家风产生了无穷的力量,数百后人卓有成效,有清朝举人、进士、翰林、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巡抚、两江总督、知府,有民国最高法院院长、考试院长,有中共地下党员,有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大使,有大学校长、教授……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等十则家训和400多封家书教导子女。9子女7人留学,都回国效力,“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子女们不同凡响的爱国情怀和创造能力,说明好家风就是生产力。

好家风就是生产力的例证不胜枚举。“中华宰相第一村”山西闻喜裴柏村裴氏是经久不衰的名门望族,追根溯源,除特定的历史因素外,主要和裴家严格的祖训家规有关。裴氏族人以《河东裴氏家训》正面引导,《河东裴氏家戒》反面警示,修心正身,积极进取,“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

中纪委网推广了山西灵石王家大院的王氏好家风。王家由农及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长久合族而居,人丁渐旺,八代鼎盛,不仅营造住宅祠堂,开设店铺作坊,还办义学、立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善举不断,入宦者仅五至二品就有4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101人,根源在于代代坚守十六世祖立下的“十四必”家训。

比尔·盖茨31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成美国首富;39岁是世界首富;53岁“裸捐”580亿美元的资产,投身慈善。盖茨创造了微软神话,盖茨家族的好家风是其中的生产力之一。他从父母那里承接了远大抱负、强烈进取、果断利落、社会义举的好家风。

古今中外,坏家风破坏生产力的案例不绝于耳。美国有两个繁衍了八代的家族,家风千差,结果万别。一个家族的始祖是康奈迪克州的道德家嘉纳塞·爱德华,重视家教,好家风代代相传,子孙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20多个议员、103位大学教授……两个世纪中,无一人被捕、判刑。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纽约州的马克斯·朱克,赌棍加酒鬼,不闻不问子女教育,子孙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残废者多达400人。

《宋史》记载,两度为相的寇准生前炫富豪奢,子孙效仿父风,奢侈依然,家族败落。“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明代礼部尚书董其昌搜刮钱财,欺男霸女,“淫奢如董卓”,失策于管好子弟仆从,父子们“封钉民房,捉锁男妇,无日无之,”四个儿子都未成才,家族未得其昌。

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中纪委对周本顺的“双开”通报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徐才厚自身贪腐,纵容袒护家人,致妻子贪欲膨胀,女儿生活奢侈。苏荣忏悔:“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就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刘铁男案涉及3558余万元财物,97%是通过儿子收受的。2015年,中纪委的34份部级以上干部纪律通报中,21人涉及家人,占6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败坏是干事创业的负资产,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坏家风破坏生产力的实例,反证了好家风就是生产力。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焦裕禄给家人留下了优良家风,给全党全国留下了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古今中外无数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证明:好家风就是生产力。



5000年前


农历六月初六

天下第一大婚
黄帝嫘祖龙凤呈祥喜结连理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也就是说,嫘祖除了创造了养蚕织绸制衣技术,而且还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创立婚姻制度和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水有源,树有根,龙有头,人有祖。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文明泽华夏,丝绸连世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家,于是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有了风气的传递,文明的绵延。嫘祖贤德,于是贤德融于血缘基因,但贤德亦是风尚,是代代相传的训规,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没有她,就没有华夏文明的传承。她确实跟天下的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但也跟天下母亲不一样,因为她是天下炎黄子孙共同的母亲。在这个中国和全球多灾多难的2020年,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正本清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感恩中华母亲嫘祖给我们留下宝贵的中华文明瑰宝。嫘祖妈妈当年为了协和百族,帛化干戈,传播丝绸文明和服饰文明,南巡中累死在湖南衡阳道。传承嫘祖文化、弘扬嫘祖精神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连续五年,嫘祖故里盐亭“酬蚕节祭祖仪式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嫘祖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把农历九月十五设立为中华感恩节,引导全球炎黄子孙共祭中华母亲先蚕嫘祖,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感恩之心。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为此,我们倡导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天下第一大婚——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同时,通过对“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的讲解,以及传统婚庆仪式的展示和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解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农历六月初六

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


“中华婚庆节


和谐人生 嫘祖书院

中华母亲嫘祖网

祝全球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身体健康 阖家幸福 

夫妻和谐 子孝孙贤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颂歌大连唱

《黄帝颂》    《嫘祖颂》   《中华母亲》

《梦中的妈妈《母亲》《妈妈我想您》

《父亲》 《盐亭根 故乡魂》 《绵商梦》



中华父母 黄帝嫘祖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和谐人生 文化长征

天涯海角 思念母亲

 期盼祖国 早日统一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安!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中华文明五千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文化标识。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辅佐黄帝统一天下,为国、为民、为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她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首创蚕桑、衣被天下、协和百族、帛化干戈、驾宫室、垫国基。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行神”、“道神”、“祖神”、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蚕神”、“先蚕娘娘”和“丝绸之母”等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和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中华母亲嫘祖妈妈
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嫘祖颂》

                           林琼珊


是谁?让荒野披上了美丽的绿装?
是谁?无怨无悔无私授艺裁制新衣裳?
是谁?首创婚嫁谱写人类新华章?
是谁?心怀慈爱让天下百姓缔结炎黄?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啊!是嫘祖,“先蚕”圣母,华夏的母亲。
是你,无私传授人类植桑养蚕抽丝制衣裳;
是你,开辟野蛮,开启文明的新纪元;
是你,心怀大爱,让天下一统炎黄。
你功盖五帝,辉同日月,
五千年过去了,可华夏儿女怎会把你忘!

看,华夏的启明星闪现,
盐亭嫘祖陵金碧辉煌,欢声笑语鼓声喧;
酬蚕节里,载歌载舞声贯云天;
五湖四海,诗词曲赋吟咏不断。
历史的长河汩汩向前,
流淌着你的坦坦荡荡和无私奉献!
中华儿女啊,永远把你传承颂扬! 


于文华演唱《中华母亲》


      
杨洪基演唱《中华母亲》


乌兰图雅演唱《中华母亲》


你是火焰你是火焰 划破长夜黑暗
母爱的光芒照耀沧海桑田
你是甘泉浇灌儿女心田
春天的花朵开遍神州山川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和平安宁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拨开迷雾重现您的容颜
圣洁的母亲依旧风华灿烂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2017年4月30日和谐人生嫘祖书院挂牌成立于中华母亲嫘祖故里——中国(绵阳)科技城游仙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纲领,传承中华嫘祖母亲文化,发扬华夏民族精神。以讲好家庭、家族、家乡和家国故事为指导,弘扬“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丝路文化和一带一路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缔造和谐人生。嫘祖书院于4月30日上午9:00挂牌,下午19:30天空出现彩虹献瑞!


        

          2017.5.6日下午13:00—15:00嫘祖书院上空再次出现奇观。

        嫘祖书院聚焦盐亭县“华夏母亲之都 世界丝绸之源 人文女祖圣地 嫘祖故里盐亭”文化名片,开展以嫘祖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研讨、宣传弘扬,集中海内外嫘祖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教育引导人们学习中华母亲嫘祖的高贵品质:勤劳善良,以身垂范;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大爱无私,宽厚仁爱;为民谋利,甘于奉献。传承中华母亲嫘祖精神:勤劳、仁爱、包容、创新、奉献、爱、美、和、善。处理好“五伦”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树立“四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促进“三个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嫘祖书院为全面塑造中华母亲嫘祖的光辉形象,推动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诞辰为“中华母亲节,倡导农历三月初三黄帝诞辰为”中华父亲节”、农历六月六嫘轩成婚日为“中华婚庆节”和农历九月十五嫘祖祭日为“中华感恩节”。




相关链接:


文化军事战略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宝--台湾二水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过"中华母亲节"(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一起过“中华父亲节”(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黄帝嫘祖成婚日)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感恩节”(农历九月十五黄帝元妃嫘祖凤凰涅槃)


弘扬嫘祖文化 传承嫘祖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缔造和谐人生 ——记和谐人生董事长何君梅女士



热烈祝贺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被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国台办发布】 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新设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

 


习仲勋夫人齐心抗战往事,专著首次揭秘


世界家风大会执行主席李利和王定国老人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

施意见》

 

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的体会

 

好家风就是生产力

 

《人之规》——现代修订版《弟子规》

 

传家风、树新风,四川天府家风馆开放

 

关于印发2021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的通知

 

中央纪委联合五部委发文:医疗腐败,地毯式彻查

 

中央财经委召开第十次会议 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

 

【央视快评】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部分图文乐选自网络!

礼敬原创者无私奉献!


中华母亲嫘祖网

属  于

每一位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欢迎转发、传播,传递正能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恩您的参与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颂歌大联唱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母亲节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父亲节
留言
  • 标题
  • 内容
                        咨询热线:15181449888 e-mail:719516185@qq.com 传真:0816-2279509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欧洲杯体育投注网的版权所有 欧洲杯体育投注网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