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嫘祖故里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2008年被选入《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的课本中。2008年6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的第三课中,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篇中载嫘祖传说。
盐亭嫘祖故里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2008年被选入《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的课本中。
2008年6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的第三课中,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篇中载嫘祖传说如下:
黄帝的元妃嫘祖,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从史记记载,民间传说等方面来看,嫘祖的诞生地方即今四川省盐亭县。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的《炎黄汇典》丛书中的《民间传说卷》,也特别选入了一部分生动多彩的关于嫘祖的传说,例如“第一件丝衣问世”流传于四川省盐亭县、西充县等地。
嫘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第一,嫘祖从小就聪明伶俐,十六岁后便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第二,在野蚕家养的巨大变化中,嫘祖抽丝织绸制衣裳的重大发明,对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三,嫘祖又首倡嫁娶相媒,在部落战争中与轩辕黄帝结为百年之好,开族外通婚之先河。嫘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
2008年6月,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试用本,《四川历史与社会》(上)教材的第一课,《古代四川政治文明的起源》,已将嫘祖故里(位于今盐亭县)的嫘祖陵图和嫘祖故事编入教材。
“我们知道,栽桑养蚕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在哥伦布进行环球航行之前,西方人偶尔通过波斯商人得到一些蚕丝,以及蚕丝织成的美丽丝绸,就错误的认为:丝是从树上长出来的。直到6世纪中期,西方人才通过两名印度僧人了解到,世界上原来有一种叫蚕的昆虫。而这时候,古老中国的栽桑养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据传,第一个教人们栽桑养蚕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帝的夫人嫘祖。嫘祖本为西陵之女,后来嫁给黄帝。后世奉嫘祖为“先蚕”,所谓“先”,就是指她最先教民育蚕抽丝,所以嫘祖又叫蚕母。这样一位功系万代的女人,她的老家就在四川。口耳相承的传说里,嫘祖是盐亭人,在盐亭县金鸡乡嫘村山,这个据说是嫘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关于这位杰出女性的故事。
嫘祖和黄帝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叫昌意,他被黄帝分封到了四川,居于若水,也就是今天的雅砻江。昌意娶了一个四川姑娘,即蜀山氏的女儿昌仆。昌意和昌仆的儿子名叫高阳,又称颛顼,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五帝之一。
(勾永安、王堂甲)